《大秦赋》让很多人知道了那些在秦国统一之路上,并不是特别出名的历史人物,比如姚贾,经常出使其他国家进行游说,而且最后都不负重任,达到了目的。而姚贾和韩非的死之间也有很大的关系,那姚贾和韩非又是什么关系,姚贾为何曾经向嬴政诬陷韩非呢?姚贾为人如何,他自己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事情是这样的:楚国、燕国、赵国和越国这四个国家联合起来,打算组团抵抗秦国,姚贾打报告,秦王批条子,遂有出使四国之事。姚贾用重金贿略四国,瓦解破坏了四国计划。回国后受到秦王重赏,认为这是个办事的人。
韩非知道后就不爽了,就跑到秦王面前攻击姚贾一是出身低贱,二是慷国家之慨,秦王给了姚贾申诉的机会,姚贾就说,我用财宝来贿赂四国,出发点是为了秦国谋利,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别人愿意和我结交,是因为大王给我的这个平台,我代表了秦国的利益,离开了这个平台,我啥都不是!另外虽然自己出身低贱,名声不好,但是有一颗效忠君主的心,哪里像有些人,只会在那里说却不做任何实际的事情,专门挑别人的毛病,也不知道他到底忠于谁。
姚贾果然是雄辩之士,说话有理有据,既捧了秦王,又表明了心迹,还说清了事实,最重要的是话里行间荡漾着的赤诚让人为之动容,此人绝非平凡之辈!
秦王认为姚贾的话非常有道理,更加信任姚贾,而对“挑拨是非”的韩非则杀之。
话说回来,秦始皇作为讲政治的千古一帝,绝非平凡之辈,更不会“因愤怒而杀人”,所以这一条的理由也很牵强。
史书上所描写的只是当时人口口相传的情况,而不是当事者的真实记载。《史记》和《战国策》距离韩非子的时代超过一百年,又哪里来什么当事人的记载,只能从风闻传说中采集资料了。可这里面有个细节必须关注,那就是韩非子死后的绝笔之作《初见秦》是由李斯敬献给嬴政的。这说明直到韩非子临死之前,他与李斯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否者他哪有心思些什么绝笔作,难道不恨李斯陷害他?所以这些史书的记载只能参考,真实的情况并非如表面上所示。
根据历史资料的细节,推测当时发生的事情,可以认为嬴政派人处死韩非子,是不得已的选择。韩非子虽然才华横溢,但情商不高,而且性格比较执拗。他的思想虽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太过激进,甚至是极端和偏激。他在秦国推广他的思想,虽然能够为李斯等法家势力争夺话语权,但也得罪了不少人。
在韩非子的哲学思想中,中央集权和皇帝一言堂是重要的核心理念。而这个思想实际上是与其他学派最大的冲突,矛盾存在于不可调和状态。其他与儒家、纵横家、兵家、阴阳家等等为秦国统一效力,但都是在周朝的分封制体系内想办法。唯独法家走的是中央集权,而且韩非子还是其中最极端的理念。
从秦朝建立后,王绾与淳于越提出以分封制将秦国皇族和贵族功臣分封到东方六国的建议可以看出,分封制才是秦国长期以来的主流民意。说白了,大家给秦国效力,帮着打仗夺取六国地盘,目的就是想当个诸侯,有自己的地盘。如果法家搞成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就让秦国的贵族和各国的客卿都白忙活,这显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韩非子更极端,连朝政大权都搞成皇帝一言堂,这岂不是让公卿大夫们的权利被剥夺得干干净净?而这些贵族显然也不甘心当工具人,他们当初能将独揽大权的商鞅干掉,难道不会逼嬴政弄死韩非子?
从韩非子和姚贾的矛盾来看,他显然是个不知道收敛的人,而且执拗于自己的观点。为了让自己的想法成功,甚至不惜介入政治斗争。姚贾贿赂各国权臣本与韩非子无关,韩非子却插手揭短,这手臂伸得太长了。他不仅仅让秦国贵族和各国客卿感到威胁,甚至给嬴政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嬴政正是团结全国力量干统一大业的时候,显然不可能因为韩非子而搞得秦国四分五裂。因此韩非子之死实际上是嬴政为了平息众怒而做的妥协,也是他不识大体,自作自受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韩非子在理论上是很厉害的,但政治实战的确不是其所长,所以才惹下杀身大祸。
姚贾:战国时期魏国人,出身“世监门子”,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在当时社会根本没有一点地位可言。他的经历更是让人非议,乃至于韩非后来称其为“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在赵国受命联合楚,韩,魏攻秦,后来秦国使间,被赵国逐出境。他得到秦王嬴政的礼遇和赏识。当他奉命出使四国之时,始皇竟然“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这种待遇,有秦一代,并不多见。出使三年,大有成绩,秦王大悦,拜为上卿,封千户。
当秦国兼并战争到了最后关头,其时韩、魏两国已经濒临灭亡,齐国因其相后胜多收秦国贿赂,不设攻战之备,楚、燕、赵、越等国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马上命大臣商议,姚贾自愿出使四国,经过姚贾用重宝和巧舌在四国间周旋,果然四国都不肯出兵,而愿与秦国交友。四国的最后抗秦就这样土崩瓦解了。姚贾回来报告成果,秦王大喜,封贾食邑一千租户税,拜为上卿,然后,秦王将四国各个击破,最后统一中国。
韩非对此颇为不满,就到秦王面前说姚贾的坏话。一开始攻击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是“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接着又揭姚贾的老底,说他是“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
秦王召姚贾质问,姚贾对答如流。说以财宝贿赂四君是为秦利益考虑,如果是“自交”,他又何必回秦国;对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隐讳,并列举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名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他劝秦王不要听信谗言,于是秦王信任姚贾而杀了韩非(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秦王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人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首次召开两会会长联席会议与会历史学家们达成共识:曹操高陵判断正确、定性准确。他们认为:考古工作者对安阳曹操高陵的田野发掘、资料整理与分析是认真科学的。北宋以后,关于曹操墓葬的各种揣测,渐见坊间。专家认为,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非同明清小说乃至旧戏舞台的扭曲形象。此次安阳曹操墓的发现,不仅有利于史学界对曹操作出客观评价,还为研究汉魏历史、研究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提供了难得的宝贵实物证据。
2022-02-05:“还原历史真相”的风气盛行一时纠结于生活引入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历史人物,试图通过追踪溯源来印证或纠正历史事实,不失为一种有益的科学探索。更何况,DNA鉴定对于史学研究意义如何尚难确定,就言之凿凿、大力宣扬,这样的历史研究似乎走偏了方向。令人担心的是,走偏的历史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许不太靠谱,但危害却不容小觑。尊重每个学科的研究规律,以严肃谨慎的态度做研究,带给社会更可信更丰富的历史,这是对公众负责,也才是对历史负责。
2022-02-05胡玫将拍《盖世英雄曹操》将开拍谢霆锋是否会出演曹操 继华谊兄弟将拍历史正剧《曹操》后,16日又有消息称胡玫将拍《盖世英雄曹操》。她确认该剧将有英皇旗下艺人参与,对于谢霆锋是否会出演曹操一角,她则表示还在选角之中。记者:对于这样一部充满着青春偶像气息的历史正剧,您觉得整部剧的难点在哪里?
2022-02-05唐国强18次扮演毛泽东,曾多次扮演过同一角色! 在《解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更为真实的建国史,特型演员的功不可没。终王铁成一生,除了周恩来,他没有扮演过任何其他角色,同时他也是最为大众认可的周恩来扮演者,迄今无人超越。毛泽东首次成为影片的主要角色之一,韩适也成为第一个演绎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演员。
2022-02-05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唯独这四位,不知去向,傻小孩找徒弟!历史上四大不知去向的神秘人,可能现在还活着中国历史博大精深,能人异士更是不尽其数,但是唯独这四位,不知去向,据说得到成仙了。据传,他到现在还活着,但是张三丰最终真正的去向世人不得而知。最终的去向也不得而知。道家、兵家、纵横家的鼻祖,在历史上是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鬼谷子的最终去处也没有人得知,有人说是得道成仙了。
2022-02-05DNA一下子把古人拉到现实中来,回报能否落实到每个人头上? 曹操家族的DNA,对于考古和历史研究都是很大的突破。对于曹操这样的历史名人,公众还是很感兴趣的,DNA一下子把古人拉到现实中来,看看自己和古人是不是一家,不仅有趣,还能增加自豪感和归属感。对于曹操,亳州市政府以前表现得还比较淡定,曾经有负责人表示,老子、庄子、华佗、张良乃至花木兰都是亳州人,犯不着像别的城市一样急于搞历史名人旅游。
2022-02-05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首次召开两会会长联席会议与会历史学家们达成共识:曹操高陵判断正确、定性准确。他们认为:考古工作者对安阳曹操高陵的田野发掘、资料整理与分析是认真科学的。北宋以后,关于曹操墓葬的各种揣测,渐见坊间。专家认为,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非同明清小说乃至旧戏舞台的扭曲形象。此次安阳曹操墓的发现,不仅有利于史学界对曹操作出客观评价,还为研究汉魏历史、研究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提供了难得的宝贵实物证据。
◆:“还原历史真相”的风气盛行一时纠结于生活 ◆胡玫将拍《盖世英雄曹操》将开拍谢霆锋是否会出演曹操 ◆唐国强18次扮演毛泽东,曾多次扮演过同一角色!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唯独这四位,不知去向,傻小孩找徒弟! ◆DNA一下子把古人拉到现实中来,回报能否落实到每个人头上?三个真实的真实故事,值得铭记的风云过去!!年的老读者,分享说:这是他从高中阅读到现在,最喜欢的历史杂志。在知乎,有人提问:哪本书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人文历史?除了话题多元的封面故事,杂志的文章栏目,也是包罗万象。虽然篇幅小,可每个栏目都是宝藏之地。【外刊】把视野放到全球,转载一些国际刊物上的有趣报道。许多书都非常有意思,我今年看的《中国烟草史》就是看这个栏目买的。年的时间,收到《国家人文历史》的专题组稿。
◆美国不可能永远称霸全球,近年来或不负众望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于2021年12月26日辞世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权臣是哪一个野史? ◆ 美国衰落论:中国人的傲慢与焦虑,中国如何应对? ◆《历史之源》这本书应该算是我在没有完成所有通识读腾讯视频《敦煌:生而传奇》纪录片举办看片会沈杰群)3月21日,腾讯视频《敦煌:生而传奇》纪录片在北京举办看片会,该影片首次从全球视野揭秘不为人知的神秘敦煌,是首部人物纪传体·剧情式传奇纪录片。《敦煌:生而传奇》由艾美奖跨国团队制作,邀请著名导演冯小刚首次为历史纪录片配音、张艺谋《影》编剧李威撰写旁白、历史作家马伯庸等中外知名学者联手解读。
◆ 福建泉州市一次性开放1979-1985年间近7万余件档案(组图) ◆“新中国记忆兰台寻宝”系列报道:填补洛阳百年画卷 ◆宸妈2022年发布的第11篇原创内容全文全文 ◆为期3天的“走进档案”穿越历史感受荆州政治经济生活 ◆揭秘美军1958年曾想动过将用于实战的危险念头中东格局似乎开始悄悄地发生变化(图)·纵相然而以这场冲突为背景,中东格局似乎开始悄悄地发生变化。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缓解两国紧张局势和建立两国关系,符合两国和地区的利益。每一次中东战争,都会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而此次巴以冲突,除了有沙伊两国摒弃前嫌作为看点,又带来了哪些化学反应?然而现在,冲突的发生让协议的外交效果大打折扣。
◆科幻作品描绘出未来战争的作战图景(1)_光明网(组图) ◆“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中国人民在这一天要敲响警钟 ◆下南洋与辛亥革命之间关系的关系细节是怎样的? ◆ 《进化之地2》持续见证单机游戏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图) ◆ 甲午与中日韩现代化风云系列之一:日本帝国与清朝北洋衙门夏朝年后轰然倒下是什么原因让它走向覆灭的?作为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在延续了471年后轰然倒下,是什么原因让它走向覆灭的?首先看夏朝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禹到第十三代廑,夏王朝基本保持稳定,中间虽然有“太康失国、有穷代政”的百年时间,但并未动摇夏王朝的根本,夏朝对诸侯国保持着足够的控制力,并且在对外征伐中多以胜利告终。既然夏朝灭亡有这么多内外因素,那么历史上为什么会把夏朝灭亡归结于夏桀一身呢?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远征军战士跃出战壕向敌人冲击 ◆历史上有哪些没打过败仗?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 ◆中国文化迈向新高度的最大部落联盟——二月-夏启代禅 ◆全国同胞们,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代表 ◆ 万历丰臣09月17日18:13关注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